跳到主要内容

聚合模型

聚合数据模型,也称为 Aggregate 数据模型。可根据 Key 列聚合数据,Doris 存储层保留聚合后的数据,从而可以减少存储空间和提升查询性能;通常用于需要汇总或聚合信息(如总数或平均值)的情况。

下面以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聚合模型,以及如何正确的使用聚合模型。

导入数据聚合

假设业务有如下数据表模式:

ColumnNameTypeAggregationTypeComment
user_idLARGEINT用户 id
dateDATE数据灌入日期
cityVARCHAR(20)用户所在城市
ageSMALLINT用户年龄
sexTINYINT用户性别
last_visit_dateDATETIMEREPLACE用户最后一次访问时间
costBIGINTSUM用户总消费
max_dwell_timeINTMAX用户最大停留时间
min_dwell_timeINTMIN用户最小停留时间

如果转换成建表语句则如下(省略建表语句中的 Partition 和 Distribution 信息)

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xample_tbl_agg1
(
`user_id` LARGEINT NOT NULL COMMENT "用户id",
`date` DATE NOT NULL COMMENT "数据灌入日期时间",
`city` VARCHAR(20) COMMENT "用户所在城市",
`age` SMALLINT COMMENT "用户年龄",
`sex` TINYINT COMMENT "用户性别",
`last_visit_date` DATETIME REPLACE DEFAULT "1970-01-01 00:00:00" COMMENT "用户最后一次访问时间",
`cost` BIGINT SUM DEFAULT "0" COMMENT "用户总消费",
`max_dwell_time` INT MAX DEFAULT "0" COMMENT "用户最大停留时间",
`min_dwell_time` INT MIN DEFAULT "99999" COMMENT "用户最小停留时间"
)
AGGREGATE KEY(`user_id`, `date`, `city`, `age`, `sex`)
DISTRIBUTED BY HASH(`user_id`) BUCKETS 10
PROPERTIES (
"replication_allocation" = "tag.location.default: 3"
);

这是一个典型的用户信息和访问行为的事实表。在一般星型模型中,用户信息和访问行为一般分别存放在维度表和事实表中。这里为了更加方便的解释 Doris 的数据模型,将两部分信息统一存放在一张表中。

表中的列按照是否设置了 AggregationType,分为 Key (维度列) 和 Value(指标列)。没有设置 AggregationType 的 user_id、date、age、sex 称为 Key,而设置了 AggregationType 的称为 Value。

当导入数据时,对于 Key 列相同的行会聚合成一行,而 Value 列会按照设置的 AggregationType 进行聚合。AggregationType 目前有以下几种聚合方式和 agg_state:

  • SUM:求和,多行的 Value 进行累加。

  • REPLACE:替代,下一批数据中的 Value 会替换之前导入过的行中的 Value。

  • MAX:保留最大值。

  • MIN:保留最小值。

  • REPLACE_IF_NOT_NULL:非空值替换。和 REPLACE 的区别在于对于 null 值,不做替换。

  • HLL_UNION:HLL 类型的列的聚合方式,通过 HyperLogLog 算法聚合。

  • BITMAP_UNION:BIMTAP 类型的列的聚合方式,进行位图的并集聚合。

警告

如果这几种聚合方式无法满足需求,则可以选择使用 agg_state 类型。

假设有以下导入数据(原始数据):

user_iddatecityagesexlast_visit_datecostmax_dwell_timemin_dwell_time
100002017/10/1北京2002017/10/1 6:00201010
100002017/10/1北京2002017/10/1 7:001522
100012017/10/1北京3012017/10/1 17:0522222
100022017/10/2上海2012017/10/2 12:5920055
100032017/10/2广州3202017/10/2 11:20301111
100042017/10/1深圳3502017/10/1 10:0010033
100042017/10/3深圳3502017/10/3 10:201166

通过 SQL 导入数据:

insert into example_tbl_agg1 values
(10000,"2017-10-01","北京",20,0,"2017-10-01 06:00:00",20,10,10),
(10000,"2017-10-01","北京",20,0,"2017-10-01 07:00:00",15,2,2),
(10001,"2017-10-01","北京",30,1,"2017-10-01 17:05:45",2,22,22),
(10002,"2017-10-02","上海",20,1,"2017-10-02 12:59:12",200,5,5),
(10003,"2017-10-02","广州",32,0,"2017-10-02 11:20:00",30,11,11),
(10004,"2017-10-01","深圳",35,0,"2017-10-01 10:00:15",100,3,3),
(10004,"2017-10-03","深圳",35,0,"2017-10-03 10:20:22",11,6,6);

这是一张记录用户访问某商品页面行为的表。以第一行数据为例,解释如下:

数据说明
10000用户 id,每个用户唯一识别 id
2017/10/1数据入库时间,精确到日期
北京用户所在城市
20用户年龄
0性别男(1 代表女性)
2017/10/1 6:00用户本次访问该页面的时间,精确到秒
20用户本次访问产生的消费
10用户本次访问,驻留该页面的时间
10用户本次访问,驻留该页面的时间(冗余)

那么当这批数据正确导入到 Doris 中后,Doris 中最终存储如下:

user_iddatecityagesexlast_visit_datecostmax_dwell_timemin_dwell_time
100002017/10/1北京2002017/10/1 7:0035102
100012017/10/1北京3012017/10/1 17:0522222
100022017/10/2上海2012017/10/2 12:5920055
100032017/10/2广州3202017/10/2 11:20301111
100042017/10/1深圳3502017/10/1 10:0010033
100042017/10/3深圳3502017/10/3 10:201166

可以看到,用户 10000 只剩下了一行聚合后的数据。而其余用户的数据和原始数据保持一致。对于用户 10000 聚合后的数据,前 5 列没有变化:

  • 第 6 列值为 2017-10-01 07:00:00。因为 last_visit_date 列的聚合方式为 REPLACE,所以 2017-10-01 07:00:00 替换了 2017-10-01 06:00:00 保存了下来。注意:在同一个导入批次中的数据,对于 REPLACE 这种聚合方式,替换顺序不做保证,如在这个例子中,最终保存下来的,也有可能是 2017-10-01 06:00:00;而对于不同导入批次中的数据,可以保证,后一批次的数据会替换前一批次。

  • 第 7 列值为 35:因为 cost 列的聚合类型为 SUM,所以由 20 + 15 累加获得 35。

  • 第 8 列值为 10:因为 max_dwell_time 列的聚合类型为 MAX,所以 10 和 2 取最大值,获得 10。

  • 第 9 列值为 2:因为 min_dwell_time 列的聚合类型为 MIN,所以 10 和 2 取最小值,获得 2。

经过聚合,Doris 中最终只会存储聚合后的数据。换句话说,即明细数据会丢失,用户不能够再查询到聚合前的明细数据了。

导入数据与已有数据聚合

假设现在表中已经拥有了前面导入的数据:

user_iddatecityagesexlast_visit_datecostmax_dwell_timemin_dwell_time
100002017/10/1北京2002017/10/1 7:0035102
100012017/10/1北京3012017/10/1 17:0522222
100022017/10/2上海2012017/10/2 12:5920055
100032017/10/2广州3202017/10/2 11:20301111
100042017/10/1深圳3502017/10/1 10:0010033
100042017/10/3深圳3502017/10/3 10:201166

再导入一批新的数据:

user_iddatecityagesexlast_visit_datecostmax_dwell_timemin_dwell_time
100042017/10/3深圳3502017/10/3 11:22441919
100052017/10/3长沙2912017/10/3 18:11311

通过 SQL 导入数据:

insert into example_tbl_agg1 values
(10004,"2017-10-03","深圳",35,0,"2017-10-03 11:22:00",44,19,19),
(10005,"2017-10-03","长沙",29,1,"2017-10-03 18:11:02",3,1,1);

那么当这批数据正确导入到 Doris 中后,Doris 中最终存储如下:

user_iddatecityagesexlast_visit_datecostmax_dwell_timemin_dwell_time
100002017/10/1北京2002017/10/1 7:0035102
100012017/10/1北京3012017/10/1 17:0522222
100022017/10/2上海2012017/10/2 12:5920055
100032017/10/2广州3202017/10/2 11:20301111
100042017/10/1深圳3502017/10/1 10:0010033
100042017/10/3深圳3502017/10/3 11:2255196
100052017/10/3长沙2912017/10/3 18:11311

可以看到,用户 10004 的已有数据和新导入的数据发生了聚合。同时新增了 10005 用户的数据。

数据的聚合,在 Doris 中有如下三个阶段发生:

  1. 每一批次数据导入的 ETL 阶段。该阶段会在每一批次导入的数据内部进行聚合。

  2. 底层 BE 进行数据 Compaction 的阶段。该阶段,BE 会对已导入的不同批次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聚合。

  3. 数据查询阶段。在数据查询时,对于查询涉及到的数据,会进行对应的聚合。

数据在不同时间,可能聚合的程度不一致。比如一批数据刚导入时,可能还未与之前已存在的数据进行聚合。但是对于用户而言,用户只能查询到聚合后的数据。即不同的聚合程度对于用户查询而言是透明的。用户需始终认为数据以最终的完成的聚合程度存在,而不应假设某些聚合还未发生。(可参阅聚合模型的局限性一节获得更多详情。)